中 國聯通10日正式披露“5G-A行動計劃”,2025年計劃在39個重點城市主城區全面啟動5G-A業務,其他300余城市重點場景啟動5G-A業務,并同步開啟5G-A星火計劃、5G-A百川計劃、融合創新終端生態聯盟。
據悉,5G-A星火計劃將面向高鐵、場館、工業制造等特定業務場景開展端大端技術驗證,拓展5G-A應用范圍。《科創板日報》了解到,中 國聯通今年將聚焦在電力、裝備、電子石化等重要領域,計劃構建300家5G工廠。
5G-A百川計劃將以聯通云手機、云電腦為應用入口,構建AI智能體,推動5G與AI技術的融合。此外,中 國聯通還將完善終端生態聯盟,協同終端廠商依據5G-A終端白皮書,從芯片到硬件到軟件牽引終端產業的升級。
中 國聯通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利民表示,2025年將在全國超過300個城市進行5G-A的網絡部署,引入通感一體、通智一體、天地一體等技術。同時在超前布局6G的研發,成立了6G專項工作組,進行相關專利的儲備。
其中,通感一體即通信、感知融合,是5G-A重要創新方向之一,有望成為低空經濟核心的基礎設施。中 國聯通首席網絡科學家、建設發展部總經理傅強介紹,目前已實現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探索通信+感知融合一體的組網,通過把通感一體的基站、雷達、光電融合起來,打造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去年,聯通在北京、深圳和安陽構建了三個重點綜合實驗場,今年會打造N個低空試點示范城市的場景應用,為大規模的商用積累經驗。”
在天地一體融合方面,其目標之一是實現手機直連衛星。中 國聯通正在與天通、北斗等高軌衛星進行合作,同時推進全球統一的NTN標準,開展低軌衛星的技術驗證。“未來會形成高低軌協同、天地融合的網絡布局,實現無論是在地上、天上永遠在線,永遠不失聯的通信能力。”傅強說。
在終端方面,預計今年支持5G-A的手機將超過300款。中 國聯通將配合國家的國補戰略,推出超過200億“聯通補”。
RedCap技術是5G實現人、機、物互聯的重要基礎。中 國聯通華盛公司董事長王啟明表示,今年RedCap模組價格將達到10美金以下,終端功耗較4G降低20%,有望進一步推動5G數據連接的普及。
“RedCap去年我們在100個城市做了試點示范,但是由于終端的能力沒有上來,所以規模還不夠大,今年我們隨著產業鏈的共同努力,拓展到全國的所有地市都能實現RedCap的連續覆蓋,為萬物互聯打下基礎設施的能力。”傅強稱。
在AI終端方面,會上正式發布聯通云手機,集成了聯通元景和主流AI大模型能力。此外在一季度末,中 國聯通還計劃推出面向家庭客戶的算力主機產品。
華為公司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曹明認為,移動AI時代已經來臨。“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超過300萬的APP支持AI,預計今年年底會有接近2億支持AI的終端、超過2億支持使用AI的用戶。這意味著在傳統的CT業務需求之上,會衍生很多AI相關的業務。比如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的算力,需要AI能力隨時隨地能夠交互起來,聯接+算力、聯接+感知,會帶來很多新的業務。”
作為5G的演進和增強版本,5G-A在2024年迎來商用元年。截至2024年底,全球范圍已有超過60家運營商與產業伙伴宣布了5G-A商用計劃。GSMA研究顯示,有超過50%的運營商計劃在標準發布后的一年內部署5G-A;ABI Research預測,2024~2030年全球將有75%的5G基站升級至支持5G-A,尤其是2024~2026年增速驚人。
中 國工程院張平指出,作為5G技術的演進和增強,5G-A在移動通信技術演進的歷程中占據著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位置,從技術的延續性來看,它對5G網絡的能力進行了深度的拓展,顯著豐富了5G的應用場景,從技術前瞻性而言,5G-A為6G關鍵技術的探索提供了試驗田,提前驗證部分6G技術的可行性,積累寶貴經驗,為6G標準制定和技術落地牢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