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聯通4G首發的當日,我們就做出了一篇《聯通4G首日體驗 資費相對低 3G亦可提速》的報道,如果你看了這篇報道并且也去營業廳辦理了相應的業務,那么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也會和我有著同樣的疑問,聯通4G去哪了?
實際上在營業廳辦理業務的時候,我們就被告知聯通4G目前的覆蓋情況還很不錯,“覆蓋情況為52個主要城市,北京則是六環以內”,可當我們用華為、酷派等多部手機做實地體驗測試的時候,發現從來就沒有出現過4G的標識,永遠都是徘徊在3G狀態。本以為是官方宣傳的覆蓋范圍有偏差,但當我們跑遍了北京的繁華地段,甚至出差深圳時也在進行測試,仍然不見4G的蹤影,甚至我都一度懷疑自己用的是不是3G手機。
那么聯通4G覆蓋情況到底如何?或者說是不是還沒有開通?亦或是跟現在的手機之間有什么兼容性的問題?普通用戶何時能用上聯通4G?試運營不足一月的聯通4G,似乎謎一樣的存在著。
目前只能等,尚未大面積推廣
當我們致電10010客服電話,并且詢問了聯通內部人士之后,才知道聯通4G的謎底——4月18日(日期暫定)才算是正式開通4G。
實際上在3月18日之后的一個時期當中,都是聯通官方所謂的“友好體驗期”,在這期間,“新用戶”可以辦理3G/4G一體化套餐,并且購買新的4G手機,還能享受到升級了的42M網速,目前看來這就是體驗期的全部內容了。如果你說跑到營業廳卻被告知辦不了新出的套餐,那是因為新套餐暫時只針對新用戶,老用戶也要等到4月18日才能辦理,那你說聯通不如宣布4月18日正式開通4G得了,對于這種評價我只能抱以“呵呵”二字。
在辦理當日,我們只能拿到185或者186號段,這兩個號段實際上仍屬于3G范疇,真正的聯通4G是176號段,目前這個號段只抽取出了百余位“幸運”的體驗用戶,也就是說目前全北京只有這些用戶可以享受“帝王般”的4G待遇——你想想如果一條高速上只有100輛車跑那是什么感覺。
所以如果你問我聯通4G到底速度有多快,覆蓋怎么樣,相比另外兩家來說值不值得買,抱歉,我也“沒跑在這條高速上”,只能等到4月18日再“開上去”體驗。
也許是聯通的緩兵之計,42M網絡更靠譜
如果你真的在這期間跑去營業廳買了個聯通的3G/4G新號,并且搞了一部4G手機(估計這樣的人不多),那其實也不算虧,一方面,本月18日你就可以升級到4G了(還需要再跑一趟營業廳轉套餐);另一方面,你享受到了這期間聯通主推的42M服務,也許對于很多人來說,42M這個可稱為3.5G的玩意也許比當前的4G更靠譜,為什么這么說呢?
,覆蓋非常靠譜。就我們這幾周的體驗來說,基本以往聯通3G有覆蓋的地方,42M網絡都不成問題,包括地鐵、樓里、五環外等等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覆蓋“死角”,這個道理想想也很簡單,升級42M網絡只要在現有的基站上進行小小的改動,不會是像重新鋪設TDD網絡那樣大修大建。
第二,網速基本滿足需要了。對于多數手機用戶來說,考驗移動上網速度的就是看在線視頻了,但老實說,就算是升級之前的21M聯通網絡,看720P甚至1080P級別的在線視頻都不成問題,無非是多等幾秒鐘的事情,更何況在沒有誕生“不限流量”的偉大套餐之前,有多少人在手機上看視頻?如果是刷朋友圈、看新聞這種應用,3G網絡就足夠了。
第三,資費便宜了。3月18日的一體化資費出來之后,很多聯通3G老用戶其實躍躍欲試,因為套餐中包含的上網流量比以前多了很多,何況還有存話費返話費的活動,等于是變相的資費降價,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比4G網絡來得更實在。
所以用“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句俗話能形容相當一部分用戶的心情,4G固然是未來的趨勢,固然有著十倍甚至幾十倍于3G網速的優勢,但用戶的需求是急切而又樸素的,當下誰能給我提供好用又實惠的服務,就投入誰的懷抱,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再說。
等待FDD,聯通的弦外之音
從以上的方面考慮,我們似乎也多少參透了3月18日聯通發布3G/4G一體化套餐的一點“弦外之音”,那就是“輕4G(TDD),重3G,等待FDD”。
可能很多人有點暈了,我慢慢解釋一下。
首先要搞清楚目前我們說的4G其實是有兩種制式標準的,一種是TDD,另一種是FDD,去年底三家運營商都拿到了TDD牌照(頻段各不一樣),目前也都推出了各自TDD的服務,所以前面我們說的4G,默認指的就是已經上馬的TDD,至于很多人望眼欲穿的FDD何時發牌,目前無人知曉,近的時間窗口也是“517電信日”了。
雖然三家都獲得了TDD牌照,并且也都像模像樣的推出了服務和產品,但其實心思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移動一心撲在TDD上面,希望藉此打一把翻身仗,把幾年前TD-SCDMA時代的陰霾一掃而空,所以現在你可以看到在開通了TDD 4G業務的城市里面,移動是覆蓋好、信號穩定的,因為移動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但是聯通和電信兩家就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是聯通,其高層在多個場合都表示,希望FDD牌照趕快下發,所以這兩家對于TDD業務的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心思根本不在這里。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推測,即便是在4月18日聯通4G(TDD)業務能夠大規模商用之后,網速、覆蓋等體驗也不會太理想。而電信那邊似乎也是有意“打配合”,2月14日4G(TDD)網絡商用后,一直就沒有一款在售的手機,據說快也要10月份出來,兩家似乎都是在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態度“逼宮”FDD牌照的下發。
為什么在這其中聯通是期盼FDD制式的?因為國際上很多運營商都已經走上了同樣的3G向4G邁進的升級之路,那就是WCDMA-HSDPA-FDD,這是一條非常自然的升級道路,就像移動TD-SCDMA升級到TDD那樣,所以目前聯通推出的42M網絡也是FDD升級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順水推舟一般就可以用非常成熟的3.5G網絡抗衡剛剛商用的嶄新的4G網絡,同時再等待一定會到來的FDD牌照,這樣看來其實移動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當然移動也不會束手就擒,在意識到初期招標采購的手機只支持4模(沒有FDD模式)之后, 馬上在新的終端手機招標要求中改為了5模10頻,多出的一個模式就是針對FDD的,也就是說移動的“野心”在于,當FDD牌照發布后,移動旗下的4G手機將能夠做到兼容所有4G/3G網絡,并且具備全球漫游的資格,這樣看來移動的“絕地反擊”也不是沒有機會。
因此真正的4G大戰在FDD牌照發布后才會開打,無論你是移動還是聯通的用戶都不要著急,到時候不僅可以不換號直接升級4G,而且資費、套餐、機型、覆蓋都會比現在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