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滬”字樣的車牌磁貼,加上兩塊小磁鐵,輕輕一貼,原本江蘇號牌的車秒變“滬牌”,就能在高峰時段上高架了。
“上海牌照那么難拍,高架限行越來越早,我也是被逼無奈的。”昨天,在閔行交警支隊事故審理大隊,在張江一家生物制藥公司擔任項目經理的“80后”女碩士王某,因使用變造機動車號牌的機動車以及5次違反禁令標志上高架等違法行為,面臨記27分、罰款6000元和拘留15天的懲罰。
今年11月10日,一名網友上傳了一張“自尋亮點”的照片向上海警方舉報。照片中,一輛車牌為“滬JVQ318”白色起亞轎車,行駛在高架上。乍看之下很難發現端倪,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滬”字的輪廓明顯比其他字母小了一號,而且底色也比其他部分要深。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機動支隊民警接到舉報后,對這輛車的行駛軌跡進行了視頻追蹤,發現該車大多時候號牌為“蘇JVQ318”,其中有幾次在高架上,號牌又搖身一變為“滬JVQ318”,這是怎么回事呢?
“很明顯,車主有變造機動車號牌的嫌疑。”交警機動支隊民警胥瀾剛說。經查詢,民警很快鎖定車輛駕駛人的身份:王某,女,80后女碩士,供職于上海張江某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任職項目經理。
隨后,民警馬上趕到在王某位于閔行的居住地,果然在小區的地下停車庫里找到了這輛“蘇JVQ318”號牌的白色起亞轎車。據小區物業透露,這輛車幾天沒動,車主可能不在家。機動支隊交警對車輛進行了仔細核查,發現后車牌“蘇”字上面有明顯的磨損痕跡,兩塊用于吸附“滬”字鐵牌的磁鐵仍吸附在車牌上。透過車窗,民警看到駕駛室車門內側的儲物糟內,兩塊“滬”字磁貼赫然在目。
民警隨即調閱了車庫監控錄像,發現每天早上開車出門前,王女士都會走到車輛后,蹲在車牌前做出一些動作,雖然監控視頻沒有拍到她貼牌的具體細節,但卻記錄下車輛出庫時,號牌已經變成了“滬JVQ318”。
掌握視頻資料后,民警電話聯系了王女士,但她稱自己在外地出差,無法前往處理違法。等待了近6個小時后,交警部門將涉嫌變造號牌的車輛牽引至停車場做進一步調查。昨天上午,王女士來到閔行交警事故處理部門接受處罰。
她一再強調自己是迫不得已,只是在早上趕時間上高架才使用,下班時從來不用。當交警問她是否知道后果,王女士表示知道是違法行為,但沒想到這么嚴重。“能不能不要拘留啊,我以后不會這樣做了”。
閔行交警事故大隊負責人徐成煒說,王某因涉嫌使用變造機動車號牌,將被閔行交警處以罰款5000元,記12分,拘留15天的處罰。高架交警還在現場對王某多次駕駛外牌車上高架的違法行為一并予以處罰,記15分,罰款1000元。因上述違法,王女士將面臨合并記27分,罰款6000元,拘留15日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