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深受廣大女性的喜愛,不僅因為它是愛情的象征,這種閃亮亮的奢侈品本身的美,就足以打動大多數女性。還記得有句廣告語你可能已經聽過上百遍了“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戒現在也是結婚不可或缺的一件,鉆石被廣泛應用到克重飾品之上,耳釘,項鏈,甚至汽車,手機,手鐲,還有腕表,在腕表領域,也是應用頗廣。
表款的制作有許多項目可以仰賴機器協助,但是唯有鉆石的鑲嵌仍只能依靠手工制作。
鉆石的鑲嵌,不僅能增添手表的整體美感,更能展示出工匠的工藝。今天小董就盤點集中鑲鉆的工藝技術。
Bead Setting釘鑲
相信許多表迷早所認識的鉆表,都是來自于勞力士的滿天星鉆表,或是三P表廠(PP、AP、PIAGET)所生產的鉆表,其中面盤鋪滿數不清的鉆石令人目不暇接,這類型的鉆表所使用的鑲嵌工法,我們稱之為Bead Setting釘鑲。
伯爵Limelight Gala腕表 中央面盤采用釘鑲工法
這種方法首先要在面盤或是表圈上,均勻的鉆出尺寸相同孔洞,然后將鉆石安裝上。接著使用雕刻刀,在金屬材料上挖出四個釘爪固定鉆石(也有三個、五個),同時還需要進行磨亮。使用這種鑲嵌工法,鉆石約有三分之一的體積是在金屬材料之上,可接收更多的光線,產生更完美的光線折射;而數量眾多的鉆石,更能襯托出鉆石的耀眼光芒。
而積家所使用的雪花式鑲嵌,其實也是釘鑲的一種,但是廠方使用顆粒大小不一的鉆石或寶石進行鑲嵌,能展現特殊的視覺美感
Channel Setting軌鑲
軌道式鑲嵌又稱槽鑲,主要的概念是將鉆石埋入長條形的貴金屬槽縫中,依靠槽縫內側的金屬夾持鉆石。這種用法常見于方鉆搭配表圈的設計,不僅美觀,同時也不易掉鉆。先前BLANCPAIN曾在面盤上,使用軌鑲的工法,將圓鉆埋入弧線的貴金屬槽縫,呈現絕佳的獨特美感,也是過去少見的設計。
勞力士Datejust Pearlmaster 39珠寶腕表 其表圈的寶石采用軌鑲工法
而近年來,隨著鉆表克拉數的直線飆升,許多男表更是大量使用方鉆進行軌鑲,主要用于表圈的部分,常見的品牌則有百達翡麗、積家、伯爵與勞力士;透過這樣的設計,使得男性更能接受鉆表。
Prong/Claw Setting爪鑲
這是經典的鉆石鑲嵌工法之一,是美國知名珠寶商TIFFANY于1880年代前后,所推出的鑲嵌工法。主要是利用金屬爪(柱)來固定鉆石,其造型有尖形、扁平、圓形與V型,金屬爪的數量有三爪、四爪與六爪,通常用于鉆表上為四爪。其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少的固定金屬,讓鉆石能接收到多的光線,增加鉆石的折射效果。
通常鉆表運用爪鑲的鑲嵌工法,都是搭配克拉數較大的鉆石、寶石,這款梵克雅寶高級鉆表,上下兩端的鉆石有許多都是采用爪鑲。
不過爪鑲用于鉆表上的效果不如鉆戒耀眼,但是細看其結構,原理都是相同的。而部分高價的鉆表,單顆大克拉的鉆石或寶石,采用爪鑲的工法,同樣能發揮其優勢。此鑲嵌工法由于金屬爪相對的脆弱,如果遭受強大的外力撞擊時,則會有掉鉆的意外產生,這是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
Mystery or Invisible setting隱形鑲
隱形鑲與軌鑲的外觀有些許類似,同樣是以方鉆為主,但是隱形鑲通常使用兩排以上的多排式組合,因此更顯華麗。這項工法于1930年代左右問世,外觀看不到任何金屬與固定爪,而鉆石下方其實隱藏著復雜的金屬溝槽,同時每一顆鉆石的下方,也會切割出凹槽,使其可以固定在下方的溝槽當中。
Jacob & Co. Astronomia Tourbillon腕表 下方的面盤采用隱形鑲
由于內側的每一個鉆石的周圍,都沒有金屬阻擋其光線的折射,加上下方的空間已可反射光線,因此視覺效果也十分優異,通常是高價的鉆表才會運用的設計,而制作的過程自然也相當繁復。
Bezel Setting包鑲
包鑲是屬于較為傳統的鑲嵌工法,其特色是使用金屬包覆至鉆石的腰部以下,只有露出鉆石上半部的面積,相對來說,鉆石的折射效果不如其他的鑲嵌工法,但是整體結構較為堅固。此外,針對不同造型的鉆石,包鑲也是兼容性大的一種鑲嵌工法。
伯爵Limelight Diamonds 鉆表 表帶上的鉆石,采用包鑲工法
不過包鑲用于鉆表的比例其實較小,主要用在女表周邊的裝飾與表冠,或是用于表帶鏈節之上。而包鑲需要注意的地方,則是金屬包覆鉆石周圍是否平滑光亮,或是有無空隙。
Tension Setting卡鑲
一直到1960年代才發明的卡鑲(或稱張力鑲),則是為新潮與時尚的設計,其原理是運用金屬的彈性張力,來固定鉆石腰部兩側(或三側),使得鉆石猶如騰空的狀態,所以讓鉆石能接受更多光芒,效果更優于爪鑲,通常采用等級高的鉆石與寶石。不過由于其特殊的設計結構,卡鑲工法幾乎不曾出現在高級鉆表之中,而是多用在戒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