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已經成了行業普遍定義智能家居的入口,華為如何在智能音箱領域布局,從華為領導層的表態可以看出,華為認為未來智能家居的中心是多元化的,手機作為主中心的地位依然是不會改變,主中心會驅動其他副中心。
筆者從華為高層獲悉,華為一直考慮未來用戶大概需要什么樣的體驗,現在幾個驅動力的情況下發生變化,一個是交互模式發生變化,像音響聲音是很重要的變化。
對于華為構建的智能家居體系時,華為舉了一個很深動的例子,華為構建的智能家居系統就像一棵榕樹,用戶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連接到所有服務,又能夠連接到所有設備,這樣一種體驗,就像一棵榕樹那樣,而不是像森林一樣,這棵榕樹分成兩大層。
大層是上面的樹冠層,怎么樣輕松到達所有的服務,怎么把服務集成,怎么讓服務容易找到,而且讓服務容易找到人,這樣信息雙向性。
第二大層就是榕樹的樹干下面下面的主根,華為看來主根就是跟用戶連接緊密的,而且能力非常強大的設備,就是手機。因為手機跟你待的時間長,手機交互的方式,語音、視頻、視覺,能力很豐富。
主根之外會看到垂下來的很多須根,華為認為這些須根就有很多輔入口,音響、電視、PC甚至耳機,平板,這一系列的設備,都會成為外延性的入口,這些外延入口在相應的產品之內有非常好的體驗。
華為認為聲音也有很多變化,可以穿戴化,音響離的遠,如果放到手表上,可能交互變的更加簡單,走到哪說就行,從設備層來看,它需要的無論是處在中心的手機,還是處在外圍的輔入口,可以很好的協同起來,華為在這些年為專注的一個產品就是手機,因為華為覺得這個產品就像一個樹根一樣,它如果不強壯很難把樹撐起來。
華為智能音箱優勢在哪
在筆者看來,華為發力智能音箱領域也有自身的優勢,首先是操作系統,現在市場上家居物聯網產品的主要的操作系統,都是以安卓系統為基礎剪切的,這樣的操作系統是從移動端移植而來的,在面對物聯網多樣化產品時候,是肯定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華為在物聯網系統方面有自己專門的操作系統LiteOS,這個操作系統只有10K,可以適應物聯網很多情況。
其次,華為在芯片領域積累了不少的技術,在國內智能音箱的產業鏈中,同樣遵守的“二八法則”,其中只有該領域的頂尖玩家才真正參與智能音箱的打造,并獲得頭部80%的利潤,眾多的產業鏈玩家更多的是配角,靠著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利潤微薄的配件,瓜分剩余20%的利潤,芯片則成為為核心的部分。華為是國內芯片為成功的企業,基于物聯網的芯片華為也在積極布局,因此相比其他企業,華為可以打造差異化優勢。
后在手機占用率方面,華為是國內大的手機制造企業,也擁有著眾多的手機用戶,華為只要能找到手機和智能音箱更好的結合點,相信華為在智能音箱領域會迎來彎道超車。
對于華為何時將推出智能音箱產品的問題,華為目前還沒有給出任何消息。根據媒體報道,產業鏈相關人士的推斷,預計華為智能音箱快發布時間會在今年的10月份,而首批出貨量上也將是超十萬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