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從功能機發展到現在的智能機,我們不難發現,以前手機上的某些功能都在逐漸消失,比如以前的電池能拆卸,現在的智能手機都不能了,以前的手機耳機孔是必備,現在很多手機也沒有了,但是,從功能機到現在,手機上的一個看起來很小,但不可或缺的功能,一直存在,震動功能,那么你知道,手機的震動功能是如何實現的嗎?
其實手機之所以能產生震動,是因為在手機內部有一個零件叫做:震動馬達,也叫作偏心電動機,它是由一個普通的電機和一個凸輪(砝碼)組成的。震動馬達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長條形的,一種是扁平式的,不過原理是一樣的。
由于凸輪的重心不在中心線上,電機轉動帶動凸輪轉動,凸輪的轉動產生離心力,而且離心力快速的變動,導致整個馬達都在快速的抖動,終使手機產生震動效果。
好像有點抽象,其實想象一下我們夏天吹的電風扇,原理有點類似。
其實,手機震動功能也一直在升級,比如,蘋果在震動方面的黑科技:Taptic Engine。它比普通馬達就要高級很多,不僅能控制震動,而且還能控制震動的幅度和頻率,震動也就更加的精準。
這個馬達直接的改變就是為6S帶來了3D touch功能。讓iPhone 7去掉實體Home鍵,而安卓手機,在手機震動馬達這一點上,還是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后用網友的一句話來收尾吧,用過蘋果線性馬達的就知道兩者的差距了,蘋果的馬達震動會讓你感到很爽,很愉悅,而安卓的就是感覺有點假整個手機在震動,但,我并不覺得安卓機的震動很假啊,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