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富注册」平台登陆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天富注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400-822-5216
联系人:张骏捷
网址:www.xazmhbgc.com
邮 箱:7535077@qq.com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天富新能源科技
主页、『浩博注册』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9-10 00:30    文字:【】【】【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肆意迫害自然环境、利用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主要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日趋激化,资源危机将引发新的世界经济危机,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人类幸福指数下降,单纯的GDP提升并不能带动社会成员满意程度的提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金融财政支持,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新型能源行业发展进步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新能源行业孕育巨大机遇。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30%,与可开发的的资源相比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的新能源,只占据了极其微小的比重。直线上升的高昂石油价格和严峻的环境污染现实下,对节能减排行业和新能源开发产业的投资价值有目共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三大项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可再生能源行业。除此之外水利发电的规模和技术也趋向成熟、成本投入上也较低。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估测和初步规划,在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规模上,2006年到2020年,我国投入资金一万亿元购置水电装机;投入两千亿元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投资一千九百亿元新增风电装机;投资一千三百亿元新增太阳能发电。此外还会在农村居民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地热资源、生物质燃料生产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整个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合计共需总资金两万亿元。可见新能源行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机遇。

  (二)新能源行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资金缺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新能源投资额从2006年的600亿人民币仅经过一年时间便上升到760亿人民币。占用资金比例和资金投入规模从高到低依次是风能发电、小型水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工程和生物质发电。纵观全世界来看,2007年中国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项目支持总额仅次于德国的1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从金融财政的投入规模上看我国已位于世界最前沿,但是弊端和瓶颈不能忽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出现时间晚、发展速度缓、发展规模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成果少,仍处在世界新能源行业的初始阶段。与资金投入的总额相比,新能源行业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支持成本过高。节能减排和新型能源的开发面临巨大的资金危机和技术缺口。按目前我国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程度和世界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来看,我国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共面临两万亿元的金融缺口。

  (三)新能源行业出现新问题。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在社会舆论监督、政府宏观指导、市场自主调节和国际论坛的多重作用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新能源产业已毫无疑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但由于严峻的资金缺漏出现了许多与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风电、多晶硅等部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出现重复建设倾向。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准入标准,很多地方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也造成了产能过剩的泡沫现象。地方政府不能真正落实、贯彻执行,对节能工作思想认识单薄,责任感差。

  (一)节能意识单薄,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投入认识不到位。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人员和金融机构人员对节能行业缺乏信心,眼观狭隘,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在实际操作中新能源金融支持制度不健全、支持措施不坚定、支持力度不够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集中于大项目、大企业,信贷权限上调,信贷额度增加,信贷门槛变高,信贷体系变复杂,节能项目面临信贷困难。

  (二)新能源项目资金投入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对节能和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也不是高枕无忧的,投资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比如,国家政策不明朗,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和有力的宏观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下,新能源科技无法充分地为生产力服务;节能和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以至少十年为一个小周期,利润获得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在研发初期成本投入大,高投入带来高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伴随高风险和高挑战。缺乏稳健有力的风险保障机制是当前新能源行业望而却步、止步不前的重要羁绊。

  (三)节能减排和新能源行业融资机制体制不完善。我国各金融机构目前对节能减排项目和新能源行业开发的支持模式非常粗糙单一,主要依靠的是银行对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环境污染治理的信贷投入。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融资、扶持优惠政策等没有充分运用和实施。还缺乏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产业投资基金和政策性、开发性的金融信贷措施。此外,国家对节能和新能源企业给予的金融支持和财政补贴优惠政策,主要通过电价补贴的政策集中在风力发电上,而对于风能以外的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它新型能源,尚缺少系统的支持政策。

  (四)财税调节手段单一。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对新能源行业的投入力度和投入规模加大,但政府在引导市场资金的宏观调控上仍存在不足。我国节能与新能源建设项目还没有正式纳入各级财政的预算和计划。在新能源的科研开发上财政工具单一,缺乏如加速折旧、税前还贷、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等方便灵活的政策。环保、税务等部门对循环经济的支持普遍在于返还费用、降低税率、增值税免征等方式。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后期金融信贷缺位。

  (一)金融业要提高节能认识,加大对新能源行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各个地方银行和金融机构要贯彻中央银行《关于做好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领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地方的新能源开发项目、节能减排低碳项目给予贷款高规模、贷款长期限和贷款低利率等全方位的鼓励支持。

  (二)创新探索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研发为中心,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创新金融协调机制体制是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行业顺应潮流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需要。新能源行业要想全面辉煌离不开金融行业的鼎力相助,反过来新能源行业的长足发展又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所以金融协调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省级地方政府、地方银行和地方金融监管为主导的金融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该制度的指引下对事关新能源安全与发展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划和详尽的配备。其次要建立依托政策性研究组织,搞好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最后,要通过高级论坛加强同国内外新能源金融支持问题的交流借鉴,创造出具有大国风范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低碳金融理论。

  (三)资金来源渠道要拓宽,投资主体要多元化。首先,要放宽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流向节能减排项目和新能源行业,搞活新能源市场,提高各类企业进行新能源探索开发的自。国家要针对新能源市场作出统一的空间布局和具体的项目规划。各市场主体有权利通过社会公开招投标,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基础上竞争;各所有制企业对节能和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应当降低;社会公共资源、国有企业和多种所有制企业应通过资金融合、项目联营、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对新型能源的开发进行建设和经营。对参与低碳金融项目的民营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要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贴、贷款贴息、部分资本金注入、提供投资担保和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勇敢地参与投资项目建设和经营活动。最后,要放眼境外,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密切联系,创造条件吸引境外资金、新进技术流入和大型能源项目引进。“引进来”的同时要“走出去”,要富有挑战精神,鼓励国内能源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四)高度重视信贷风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债权,警惕金融信贷风险是金融系统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的一环。地方政府、各个银行、金融调控监管部门要协调一致,动态持续地把握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信息。金融机构要做好债权维护和清偿的具体法案,确保债权清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谨防节能项目实施的失败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姜勇.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选择[J].西部金融.2010,(04).

  随着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推动政策的出台,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这一行业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关注。但是新能源企业一般自有资金比例较高,相对于常规传统能源,新能源在技术上还有待创新与完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因而很多银行对新能源企业的贷款持观望态度。加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从紧的金融政策,更使得各大银行收紧了对新能源企业的信贷额度和信贷规模。从新能源企业的财务状况看,银行信贷仍是新能源企业融资的主体,且存在大企业贷款多、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如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截至2011年9月30日,本部短期借款为33.7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46亿元,长期借款为19.61亿元。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借款,财务成本相对较高。②2012年5月企业发行了总额12亿元的中期票据,主要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相对于行业领导者,新兴和中小型新能源企业在银行贷款的获取上却存在较大难度。作为营利性企业组织,银行发放贷款首先要全面衡量面临的风险与收益,因而很多银行在对新能源企业放贷时,更倾向于选择规模大、技术强、市场稳定的新能源企业,而更需要融资的中小型企业、新兴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很少。风险资本方面。新能源产业的产业链涵盖业务内容比较广泛,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后期生产等,都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征,因而,新能源产业是风险资本潜在的投资产业。目前,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以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相关产业的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项目为主。目前,大多数风险资本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尚处于尝试阶段,专业化程度较低,投资策略以谨慎观望为主,投资额度十分有限。[3]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凯雷投资等国际大型风险投资机构,在广告业、连锁经营、生物技术等传统产业领域的投资动辄超过千万美元,而在新能源产业项目上却保持低调与谨慎,超过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极少。民间资本方面。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仍以政府扶持为主,且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存在一定时滞。在新能源领域,保障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专门的金融制度和市场融资保证体系等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我国民间资本对新能源产业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尚未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国民间资本发展不平衡,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区发展较好,而中西部地区的民间资本发展相对缓慢。对于民间资本发展较好的地区,必须完善引导机制、监管体系、退出机制等,带动民间资本向新能源产业投放。对于民间资本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应有效集聚,强化引导机制与监管机制,提升投资的专业化水平。政府扶持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政府的产业优惠政策决定了新能源的发展水平。新能源属于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如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补贴、节能灯泡补贴、新能源汽车补贴、风机补贴等。从产业链角度看,我国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普遍存在“生产者补贴多,消费者补贴少;制造环节补贴多,研发环节补贴少”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扶持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从扶持力度看,我国不同地区对不同新能源企业的扶持力度存在差异。一般对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新能源项目或企业支持力度最大,而对处于初创期实力相对较弱、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扶持力度相对较小,仅有简单的税收优惠和奖励补贴措施。从政策实施角度看,我国很多省份更多的是对国家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直接实施,而立足于本省产业发展状况、由本省主导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政策大多为空白。

  新能源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且新能源产业投融资普遍具有规模大、时间长、风险高的特征。从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投融资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新能源产业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基于其重要战略意义,新能源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热点。但由于是一个崭新的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技术风险。我国新兴能源开发的历史较短,技术还不够成熟,核心技术方面尤其薄弱。如光伏发电的多晶硅生产、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等,企业的研发实力、制造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限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速度。(2)市场风险。当前我国新能源企业普遍对国外市场依赖较大,如风力发电设备、光伏设备与材料等对外出口量较大。但国外对新能源产品需求有限,且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国家缩减了新能源建设项目,相关产品出口下滑,而国内市场相对有限。同时,部分新能源企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导致了较大的市场风险。(3)投资风险。新能源产业具有高技术性特征,企业在产品研发、初期生产阶段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资金的回收期较长。加之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国际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国际经济危机等影响,新能源行业投资的风险相对较高。2.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特别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仅有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有限渠道。(1)新能源企业上市门槛过高,难度较大。我国在沪市、深市上市的新能源企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或具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如风帆股份、江苏阳光、孚日股份、三安光电、金风科技等。一些发展历史长、经营好的新能源企业也在美国、中国香港、英国上市融资,如江西赛维、无锡尚德、英利绿色、晶澳太阳能、保利协鑫等。但是,大多数新能源企业都会面临上市融资门槛高、上市过程复杂、审批时间长等难题,依靠上市融资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具有一定难度。(2)虽然多数风险投资机构都把新能源作为关注的重点产业,但由于其面对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使得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更多地持观望态度,已有投资的金额和数量也相当有限。(3)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整体以公司债券为主,债券品种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企业发行债券需要经过政府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批,且在信用评级、财务审计、法律认证、信息披露等方面有严格要求,新兴的新能源企业和中小新能源企业存在较大融资障碍。3.新能源企业对银行贷款依赖度高,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我国能源企业在融资方面普遍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较高,而商业银行贷款却呈现向优势企业、规模企业倾斜的态势。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看,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普遍追求安全性和规模效益,其在挑选项目时更是集中于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业绩稳定的大型企业,如大型风电项目、太阳能项目等。而对中小新能源企业则普遍采取谨慎乃至限制的信贷政策,在信用评价、信贷规模、担保条件等方面条件严苛。[4]4.新能源扶持政策需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环境有待改善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已明确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大力推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我国各省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发展定位、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当前各省市区根据自身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制定符合区域产业特征扶持政策的却很少。大部分省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激励措施、税收优惠、补助政策、低息贷款、加速折旧、开拓市场等方面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针对新能源企业的上市、债券融资等优惠政策、扶持方案在我国的大多数省份仍属空白,成为影响乃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第一,推进实施新能源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在国家及省级财政预算或国有资本金收益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国家与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各省市区争取与国家联合开展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第二,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和政府投融资机构直接投资或吸引省外机构在省内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担保机构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一是发挥国家控股担保集团、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等担保机构功能,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二是构建以新能源产业担保机构为龙头,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广泛参与的多层次担保体系;三是探索各种类型的担保方式,扩大新能源产业担保资源。加强风险控制,规范新能源资金投向创新担保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和分散贷款风险,这是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应严格设定新能源项目的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的项目评审,考虑行业专家意见,科学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以尽可能地控制风险。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2013年跃居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同时,煤炭和石油占比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引起的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以及环境生态恶化等问题凸显。2014年11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中国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目前,国内已设立了100多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都非常庞大。然而,与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新能源产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急缺,制约着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1]。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再次重申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优化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优先保证新一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专业的布局与发展”[2]。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新能源产业急需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个任务将由高职院校承担。目前,高职院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上还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

  1.新能源产业是承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经济力量,而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基于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涉及领域广、技术更新快、产业调整快等特点[1],目前高职院校的新能源类专业的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

  2.新能源类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以及不同专业特色的体现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是目前开设新能源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目前类似专业大多是依托机电、电力、化工、核能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飞快的技术更新速度,让专业发展面临教师人才短缺、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学生就业的尴尬与人才需求的巨大两者并存。建立专业设置、专业群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调整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3.目前国内从事新能源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都是从事相关电力及自控行业转行而来的,其新能源专业背景不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也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职新能源类专业是新兴专业,是随新能源技术产业化应用而产生。全国现有4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上还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

  可见,基于对该行业背景的判断,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性选择。高等职业类院校承担着向新能源产业输送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任务。但现有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法远落后于行业要求,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往往不能很快转变角色,满足不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要求。

  培养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应立足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以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教育体系为抓手,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实用性新能源应用技术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3]。

  1.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深度校企合作。以校企共同体为平台,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面向行业群和岗位能力需要设置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3]。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锻炼,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生产性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产品开发研究等融于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在做中学,学以致用;教师在做中教,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实施“双带头人”制度,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以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作为学生的导师,为实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3.创造有机结合的、综合一体化的实训环境。通过打破专业壁垒,依托灵活的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从单项技能到整条流水线操作训练的完整实训体系,营造综合科技环境,最终建立集合实训教学、生产、专业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3-4]。

  4.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发挥学校多专业的人才优势,师生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学校与企业实施专业知识、设施资源、科技成果共享的“无界化”管理,共生共荣,逐步形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校园育人文化[5]。

  建立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将企业产品融入实训课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为“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搭建了平台。以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为载体,建立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模式,试图通过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抓住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特征,建立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1.模块化,按照深度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理念,构建满足产业需求与企业发展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教育模块,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力求构建“以产定学”的教学体系。

  2.标准化,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模块。以工学结合为目标,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职业要求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综合素质优秀又掌握企业一线正在使用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3.技能化,以新能源应用技术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调查新能源企业中新能源应用技术岗位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教、学、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紧缺人才[5]。增强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培养。

  通过企业工作站这种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模式,高职院校以模块化、标准化、技能化,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改革的成果如下:

  1.在企业工作站,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突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和企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学生在企业工作站实现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有助于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促进学生就业。这样培养出来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真正满足企业需求,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真正让学生、学校和企业均受益[6]。

  2.通过企业工作站,专业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新能源专业教师既是普通老师又是企业的工程师,双重身份,教师在企业工作站,与企业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熟悉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等方面知识,提升了教师的技能,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6-7]。学生在企业工作站是员工,要符合企业要求和岗位要求工作,工作要有报酬,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迅速提高,对企业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标准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3.通过企业工作站模式,进行专项课题教学和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现订单共培、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人才共育一套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另外,因为现有新能源人才非常紧缺,企业工作站可以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服务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6,8]。

  以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为依据,结合新能源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以期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技能化建设,培养企业与学校零距离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模式能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与新能源企业工作岗位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为我国高职院校探索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先进的理念与实际可操作性。

  [1]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2010,(8):29-30.

  [2]史丹.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态势[J].江南论坛,2010,(5):17-19.

  [3]丁宏林,等.“亦工亦学,产学合一”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41-142.

  [4]张馨月.产教融合:高校教改多样化办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4,3(7):75-78.

  [5]许彩欣,赵然,张洪芬.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9-221.

  [6]陈元高.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大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4):74-76.

  当前,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部分领域前沿布局滞后,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进入第四季度,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新兴产业总体将继续保持向好发展势头,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望领跑新兴产业,产业区域布局差异化趋势将进一步显现。

  新兴产业增速有所回落,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从整体发展速度看:初步预计,1-9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左右,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略低于2013年增速。从地方发展速度看:1-7月份,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7.9%,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4个百分点,低于2013年增速8.2个百分点。1-9月份,江苏省南京市六类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含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业和生物农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6亿元,同比增长16.1%,低于2013年同期增速。

  产业发展模式进入深度调整期,逐步由无序状态进入有序发展阶段。部分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破产事件频发为各级政府敲响了警钟,大干快上的盲目投资、不断突破底线的兜底等现象正在逐渐减少,一些行业在政府引导下,开始探索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逐步规范市场秩序。比如,国内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事业单位自愿发起成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志着我国光伏行业将逐步走上自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宏观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物联网、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研究出台了一批重大产业政策,组织实施了2014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工作,扩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规模,推动了相关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新兴产业宏观发展环境日益完善。截至7月底,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国家资金投入达到70.5亿元,累计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638.5亿元,中央财政引导资金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结合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推动区域聚集发展。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比如哈尔滨市出台《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将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贵州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打造“贵阳新医药产业圈”等。

  各地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产业格局和市场环境,各地逐步探索政府规划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市场配置资源的新兴产业发展新途径、新模式。

  浙江省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积极培育发展信息经济,作为新常态下撬动政府转型、产业转型和企业转型的新动力。许多地区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一些地区甚至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对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地方加快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性基金,转变政府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四川省首次设立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资金规模为20亿元,主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成果产业化等;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上海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连续三年每年新增安排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补充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庆市成立由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联合发起的海外并购基金,重点围绕新兴产业,通过海外并购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焦,构建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支撑引领作用开始凸显。

  近期,中芯国际与武汉新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签署合作意向,成立“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携手打造国内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发机构;百度宣布与联合国启动战略合作,共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利用百度的大数据技术,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及趋势预测;中国科学院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签署一份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纳米技术、复合材料、消费电子产品等化工新材料领域开展研究。

  产业支持重点逐步从鼓励重大技术、产品和装备的试点示范向推广应用转移,大力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后,有关部门相继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免征车购税车型目录等配套落实,落实指导意见。近期,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和环保部五部委《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针对危害大、影响面广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开发推广一批急需的技术装备,突破一批关键性环保技术,推动成熟技术产业化应用和推广。

  行业发展情况各异,分化现象愈加明显。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发展相对平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则进入深度调整期。据报道称,泰国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已经批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高铁项目,总成本约为7414亿泰铢,新的高铁线将成为连通中国、泰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干道;今年以来,我国的特高压建设不断利好,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并有望成为继高铁后的另一重大原创技术高端装备出口领域;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聚焦,节能环保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一是部分领域的政策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政策落实不到位,阻碍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行业了发展指导意见,但是没有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导致发展混乱,破坏了市场秩序。

  二是政策部门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造成政策分散,调整迟缓。比如,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R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已超过30个,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2.8万亩,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将超过5000亿元。机器人产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

  三是部分领域存在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导致有限资源无法做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有些地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对外地企业或产品设置不合理障碍。

  一是全球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进出口贸易风险增大。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占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保护主义开始向新兴产业蔓延,并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向国家援助和政府采购措施转变。

  二是我国经济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新常态,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主要面临来自要素成本上升、高端技能人才匮乏、创新频率高但产业化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三是一些地区和行业过于重视大型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比如,一些地区从短期效益出发,对大型企业集团往往提供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但忽视本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问题,特别是一些创新活跃、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决定以来,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行业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但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继续付出高耗能、高污染的沉重代价。

  比如,光伏企业大量集中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等低附加值环节,核心技术基本上依靠从日本和德国的“技术租借”;电子信息产业在芯片、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对新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不足,导致研发滞后、替代迟缓、前景判断失误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之间规划和政策衔接协调不利,缺乏系统性的宏观布局,导致整个产业链脱节,难以形成相互匹配的高价值产业链。

  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层面的支持方向由试点示范逐步转向推广应用,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加大,资本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市场需求前景良好,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更为有利。因此,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第四季度将继续保持向好发展势头,增速较第三季度有所回升,部分领域或迎来发展高峰期。

  具体来看:一是相关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激发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重点围绕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产业宏观发展环境,抓紧研究出台一批重大产业政策,深入推动区域集聚试点工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在第四季度释放市场活力;

  二是困扰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有望取得突破。上交所正在研究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势必会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政府、协会、企业等也在积极探索产业引导基金、融资租赁、众筹等新的融资模式,破解新兴产业融资难题;

  四是各地也结合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台激励措施,推动地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比如,北京市印发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加速科技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涉及上市公司公布的经营数据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公司已经成为战略新兴产业业绩最好的板块。从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望在第四季度迎来一波发展高峰期。

  一是密集的产业政策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近期,国务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等,这些政策的陆续落实,将为信息技术产业第四季度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二是大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将推动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引导基金。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告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于2014年9月24日正式设立,该基金将采取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基金一期总规模1200亿元,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北京、天津、安徽、山东、甘肃、四川等地相继出台地方集成电路扶持政策,设立投资基金、支持地方龙头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兼并重组。在第四季度,围绕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来迎来一波投资潮。

  经过几年的探索式发展,各地对自身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发展环境等的认识不断深化,一些省市政府逐步摆脱脱离地方产业实际、盲目大干的发展思路,开始注重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依据本地区产业技术水平、资源禀赋,从中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培育重点,出台符合自身产业特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逐步形成重点突出、集聚发展的新兴产业区域布局,区域差异化发展趋势显现,并将会在四季度呈现扩大态势。

  比如甘肃省酒泉市以新能源项目落地为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而促进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安徽省合肥市紧抓国家试点机遇,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加快智能机器人应用推广、研发产业化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建设,初步形成产业优势;深圳市抓住国务院近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密集出台扶持政策的有利时机,加紧制定配套措施,扶持本地企业发展,抢占市场先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新能源是指相对于常规能源,在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开发利用而获得的能源,主要指常规化石能源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根据联合国1981年会议的定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发电、风能、生物质能、薪柴、木炭、畜力、海洋热能、波浪力能、潮汐能、泥炭、油母页岩和重质油砂共14种。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之后,各国对新能源的称谓有所不同,但达成的共识是,除常规化石能源和核能之外,其他能源都可称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和水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可以循环利用。相对于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但利用难度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很大,分布比较分散,目前有很多关键技术还亟待解决。由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根本上克服了常规能源存量有限、污染严重的特点,所以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署(UNDP)和世界能源理事会(WEC)经过历时5年的研究,于2000年发表了《世界能源评价》(World Energy Assessment)的报告,报告根据对未来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确定了21世纪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该报告认为,到21世纪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世界能源系统的主角(王革华,2010)。

  根据初步资源评价,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中,可开发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小水电资源蕴藏量在1.6亿千瓦左右;5万千瓦(含5万千瓦)装机以下的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到1.3亿千瓦,这说明小型水电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风能资源合计可开发量有10亿千瓦,陆地上离地面10米高度风能资源储量约为32.3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量为2.5亿千瓦,近海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有7.5亿千瓦。如果陆上风电场年等效满负荷按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电量5,000亿千瓦时,海上风电年等效满负荷按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电量1.8万亿千瓦时,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未来必将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全国2/3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每年太阳能光热应用可以达到17,000亿吨标准煤;只要技术可行,成本可接受,如此巨大的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量是没有上限的。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能资源每年可作为能源使用的数量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未来50年内年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燃料能将超过2亿吨。中国的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储量十分丰富,其资源储量占世界的7,9%,总资源潜力有2,000亿吨标准煤;其中可供开发的高温发电和中低温热利用的资源量分别为600万千瓦和33亿吨标准煤。中国有32,000公里的海岸线公里,有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各种海洋能资源,其中可供开发利用量约5,000万千瓦(林伯强,2010)。

  长期以来,“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能源与环境是目前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能源供应、能源安全以及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石油价格迅速上升。到2020年我国实现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能源需求量将达到25-33亿吨标准煤(倪维斗,2009)。届时,中国能源供应不仅总量上面临更大压力,而且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60%,能源供应安全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世界范围而言,化石燃料消费形成的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已开始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我国2007年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1/4,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尽管发展中国家当前不可能承担绝对地、强制性地减少碳排放义务,但是随着发达国家减排承诺的履行,中国在未来国际谈判中也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能源供应、经济发展、环境制约的形势下,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约和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减轻环境压力,是保障国家能源与环境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罗汉武,2010)。

  “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制定,重点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到2015年,来自天然气、水电与核能以及其他非化石能源(主要是风能)的电力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3.9%、7.5%、0.8%上升到8.3%、9%、2.6%。而与此同时,到“十二五”末,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3%左右,天然气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3.9%提高至8.3%。为实现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达到15%的目标,我国将重点发展三类非化石能源,即核电、水电、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据测算,届时核电规模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至少达到3亿千瓦以上,其他生物质能的利用规模达到2.4亿吨标准煤以上。而根据目前规划,2015年中国天然气利用规模会达到2,600亿立方米;水电利用规模达到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按照国家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十二五”能源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前投入5万亿元用于新能源产业建设。除了资金的投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强调将重点推广257项技术;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正紧张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正在加速。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十二五”与“十一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的低碳转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背景下,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无疑是“十二五”能源规划的

  关键所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增长、保护环境的同时,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的挑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随着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和产业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也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中国而言,加强促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

  目前,已有近50个国家颁布了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法规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自正式实施以来,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比较完整地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有益于解决中国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提出的总目标反映了从2005-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整体要求。根据这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入口的供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规划还对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提出了分类发展目标;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包含大水电)将占总装机容量的3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

  国家发改委2010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人调配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还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颁布了《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还牵头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的普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在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如通过平摊电价或实行价格补偿等机制,计划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传统化石燃料资源一直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形式,但近年来,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因此受到各国普遍的关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原因主要在于:(1)传统能源储量有限,能源价格波动剧烈。3次石油危机迫使西方发达国家转向国家能源安全的建设上来,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获得充足和安全的能源替代形式。(2)传统化石能源不仅具有高污染性,而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之间,将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平均下降5.2%,这使许多发达国家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不仅清洁而且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小,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3)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产生,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

  相对于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电力工业中仅占很小的比例,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尚不足1%。由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差异。然而,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缺乏足够的经济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差,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市场需求,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由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时间和速度很重要,政府应当以丰厚的补贴和有效的税收以及价格支持政策,尽快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陈元,2007)。考虑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无论政府如何鼓励,都不过分。(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业在开创初期风险较大,赢利能力不强,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运行成本低,但初始投资高,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投融资渠道予以支持,并实行优惠政策,降低成本。(3)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与其他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其环保和社会效益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难以体现出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及产品的技术论证、检查监督,也缺乏有资质认证的专业公司,增加了运行风险。(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强有力的法规保障,尚未确立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5)没有建立起完备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体系,研究开发能力弱,技术水平较低,关键的设备仍需进口,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缺乏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保障。(6)可再生能源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发展目标。但距离大范围普及利用,还面临着高投入、高成本、技术瓶颈和商用化周期长等诸多难题。(7)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公众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认知程度低,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良好环境。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对缓慢,需要特殊政策和努力去推广应用。科技攻关,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因此,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

  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瓶颈,但是忽视了一个被经验所证明的规律:一个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是本国新能源技术、产业链对接以及政策驱动的结果。中国之所以还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步履蹒跚,其主要障碍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战略和体制上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明确了美国国家战略的几大目标,其中第一目标是重新夺回新能源的领导权。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新能源无疑是承担这一重任的最好选择。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并未形成同时考虑所有能源利用和技术发展两个方面的新能源战略,几乎所有影响了中国新能源发展过程的重要决策都是从行业的局部出发。一方面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偏高,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单纯依靠化石能源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丰富,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条件,因此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速度,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目前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截至2008年底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不包括大水电)才7,600万千瓦,与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储量相比,目前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十分微小,因此在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挥作用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应该更大一些,发展速度应该更快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主要有:

  从现象上看,以往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是技术造价昂贵,与常规能源相比缺乏优势。昂贵的直接原因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则发现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主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政策环境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整。这些障碍的本质,是没有真正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考虑和规划之中。从立法层面到技术应用层面都涉及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只是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法律以及行政和全社会之间的协调联动,多数条款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导致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推广的迟滞。为此,我们的新能源战略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将各类新能源全部纳入,统一考虑,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面参与和践行。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把强制性的制度手段落到实处。

  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能形成适度经济规模的时候,需要政府在财政、信贷、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目的在于吸引企业参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其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力。经济鼓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批准执行的各种经济鼓励措施,如税收减免、价格优惠、投资补贴等经济政策。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部件引进实行减免税收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保证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高电价收购;为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和投资补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发放专项贷款;建立公共发展基金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拉动和引导全社会增加投资,形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持续发展态势;建立鼓励企业和私人投资机制,扩大投融资渠道,努力创造条件,鼓励优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公司上市融资。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府采购政策,通过政府采购刺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需求,培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

  总结国内外经验,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要有明确可行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确保市场规模和效益的逐步实现。根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并且将目标进行年度分解。规划目标不仅要通过省级规划和产业规划,具体落实到每个省、每项技术和每个项目,而且要将规划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表,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保证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未来长期战略能源,需要政府花大力气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设置职能明确、管理有效的机构,建立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政府要逐步从依靠行政手段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逐步发展到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规划和标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今后20年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的总体目标是要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大多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都应该达到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实现商业化运作,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清洁化使用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此,需要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业体系,同时还要形成和完善产业标准和产业服务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随着世界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又面临着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企业、社会、政府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平台、产业知识基础与关键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产业化政策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形成市场竞争力。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大力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以企业为主体,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整合现有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鼓励创新,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国内外信息交流。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运用适合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的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能力建设。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行业和产品制造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创者和管理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实施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和吸收相结合,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力争掌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的产业化和本土化。

  6提高全社会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识,形成全民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强全社会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树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国未来主体能源的观念。各级政府应该率先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政府采购计划中积极购买和安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带动全社会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鼓励国家级大型企业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引导其积极投入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中去。对企业和个人自愿认购高价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行为予以鼓励。

  在当今全球汽车工业面临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的战略转型,已经在国际上形成共识。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耗尽,世界的车轮将停止转动。从1998年到2015年,石油油价已经从2.32元/升上升到6.44元/升,由资源带来的油价上涨问题也是关乎我们生活的重要方面。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废气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对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所引起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寻找能代替汽、柴油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而电动汽车无疑是可行的技术之一,它是未来汽车发展战略的主流。

  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是动力源不同,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电动机装置,代替了汽油和柴油发动机。

  电动汽车是典型的零排放的绿色的交通工具,即它本身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而且也无机油,冷却剂等污染物。即使按一定里程耗电量换算成发电厂的排放也比汽、柴油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要少得多,而且现在的发电厂已经有比较完整的处理、清除有害物排放的体系,远离城区,对人的伤害较少。另外电力的来源也是多样化的,也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核能,风能,水能等,解除了人们对石油资源枯竭的忧虑。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富余的电量,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也带动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电动汽车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可直接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控制。因此发展电动汽车,用纯电动汽车来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是保证实现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之一。

  电动汽车通常可以分成三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由发动机和蓄电池共同提供汽车动力,在高速行驶时利用发动机驱动,满足了汽车高速行驶所需要的动力性;同时在市区利用蓄电池提供的电能,减少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和汽车噪声。燃料电池汽车,并没有进行燃烧反应,而是利用燃料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驱动汽车,有效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

  纯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电动汽车的主要结构有:车载电池,驱动电动机,以及调速装置。在目前的电动汽车上,车载电池都是各种各样的蓄电池。随着电池研究的不断深入,蓄电池已经从原来的铅酸电池到镍镉电池,钠硫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并有可能再到更加理想的燃料电池。其比能量和比功率的不断增加,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驱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或直接驱动车轮的工作装置。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是为电动汽车的变速和方向变换等设置的。

  我国截至2014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万辆,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动汽车生产量达到8.4万辆,同比增加了四倍,尽管如此,还是与2012年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所提到的目标(即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仍然相差甚远。另外,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1.54亿,而电动汽车仅占其0.08%。

  天富/注册平台

  我们还了解到电动汽车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江苏等早先一批的试点运行城市,其中北京地区传电动汽车的牌量最高。根据市场销售电动车的品牌及车型统计,2014年底,比亚迪、众泰、特斯拉这三家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中超六成。从消费者的属性来说,纯电动汽车市场仍然以单位客户消费为主,个人购买比例偏低,占市场比例仅约三分之一。

  虽然我国纯电动汽车起步没有欧美早,但鉴于电动汽车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其研发工作也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中仍然面对着以下的问题:

  (1)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较短,电池研究技术是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充换电站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充电不方便,要想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就需要建设大量且布局合理的充电基础设。

  (3)市场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机制来解决电动汽车的售后维修,报废处理等系统保障的问题。

  (4)即使有政府的补贴,也只是在一些试点城市,对于其他的消费者来说,价格还是偏高,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较高,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市场化。

  (5)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技术落后,与欧美有一定的差距,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另外,电动车的轻型化和车身外形设计方面的一些不足都制约着汽车动力性和续航里程,同时电动车行业标准的不完整性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情况。

  以企业为依托组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创新联盟,集中行业内的资源优势联合攻克技术瓶颈,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和整车性能,生产出高性能的电动汽车,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可靠性。

  要使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竞争的关键就时要研制出能量高,功率大,续航里程长的高效电池并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其成本。突破动力电池一致性,互换性,对废弃的电池的处理要形成科学的体系。

  由于小型电动汽车降低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的要求,较适合在市内或者社区小范围内使用,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可行更接近市场,可大量投入市场。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标准,对充电设施进行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建设,保证电动汽车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并且努力实现充电站和充电接口的标准化。同时汽车行业要与能源行业加强合作,推动智能电网与充电网络建设的同步发展。

  电动汽车目前还处于需要政府辅助的产业,除了政府要加大电动汽车科研强度,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电动车购买者进行经济补贴,政府还可以联合企业,组织等大力宣传新能源电动汽车,提高公民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以培育国内的消费市场。

  虽然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在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和坚持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这一大条件下,通过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各车辆企业的不断努力,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一定会解决完善,相信在电动汽车过渡发展的关键几年里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成功完成汽车产业从燃油向电气的战略性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石油资源枯竭的忧虑,实现中国由“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

  [1]陈清泉,孙立清,电动汽车现状及趋势,科技导报2005,23(4):24-28【2】陈世权.先进电动汽车技术.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地位确定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高科技创新中心”。在京津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首都北京功能定位为走高端、高效、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燃料作为首都各企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

  仪器仪表行业是高新技术、新能源行业,是创新的源泉;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的清洁燃料,在首都能源结构调整和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城市清洁能源的推广,仪器仪表行业与燃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匮乏,企业之间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不均衡,工种与工种间的技术人才发展不平衡。

  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以人社部《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核心,搭建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燃气压缩机工三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建设北京市一流的仪器仪表实训基地与燃气LNG/CNG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训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行业企业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借助于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实操训练、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服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立足仪器仪表行业调整的需要,面向北京控股集团所属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培训装备、评价体系等科学融合,以发展为关注点,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以“打造特色专业,提供优质服务;突出职业技能,满足顾客要求;推进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为办学质量方针,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专业的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及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中的压缩机工三个职业工种建设为依托,找准专业培养方向和定位,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要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搭建实训教学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分析仪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燃气LNG/CNG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在培训环境之中。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培训模式、专业建设内容,共同研发培训课程,共同开展师资培训,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共建实训基地,优势资源共享,达到双赢目的。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认真落实项目建设方案,做好项目跟踪、绩效评价,保证绩效目标有效完成。

  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根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54号)等文件精神,成立了由上级主管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指导意见和咨询服务。学校内部本着“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原则,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保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逐一落实。

  学校在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时,就制定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O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项目建设的管理原则是“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过程监控、阶段评估、定期考核”。学校自身管理制度健全,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规范完善,所有工作全部按照学校管理体系中的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制度运行,保障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三个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以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和提炼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经验三方面为主要建设内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研究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工作页)开发、校企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的研修与培训,探索能满足企业培训需要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企业调研。笔者学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76家企业,选取北京衡器厂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北京瑞利普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培训方案评审会,形成培训专业调研报告。

  (2)课程开发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课程标准。按照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开展企业调研、专家走访,制定培训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页,与企业紧密联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员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体现专业学习和工作时间紧密结合的“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的特征,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

  (3)校企共同开发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训方案。按照《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编制指南》《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文件要求,通过对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企业实践专家访谈进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各层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等工作流程,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方案,编制一体化培训课程标准,设计一体化培训项目教学工作页。

  (4)教材开发建设。建立了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培训教材开发机制,针对建设专业开发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培训教材,共同完成培训课程的资源建设。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专业教师撰写校本培训教材。建立习题库、试题库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5)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专业带头人―一体化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四个层级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通过支持教师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企业实践、职业技能资格考核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外出培训、外聘专家讲座、教学研究、职称评审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6)效果评价。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评价标准,学员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培训质量为核心,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大师工作室,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三共同、三对接”的原则,即共同开发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培训、共同完成能力评价,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始终把企业参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依托于企业,并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的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项目建设工作中,通过技师研修、岗位内部竞赛、岗前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培训形式,两年建设期共培训高技能人才6612人,完成了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目标。培训质量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培训满意率超过90。主页、『浩博注册』

相关推荐: